欲到东洛得杨使君书因以此报

向公心切向财疏,淮上休官洛下居。 三郡政能从独步,十年生计复何如。 使君滩上久分手,别驾渡头先得书。 且喜平安又相见,其馀外事尽空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向公:指向着公家,即对公事。
  • 向财疏:对财富不甚在意。
  • 淮上:指淮河流域。
  • 休官:退休。
  • 洛下:指洛阳。
  • 三郡:指作者曾经任职的三个地方。
  • 政能:政治才能。
  • 独步:独自行走,比喻才能出众。
  • 生计:生活的方式或维持生活的手段。
  • 复何如:又如何。
  • 使君滩: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别驾:古代官名,此处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渡头:渡口。
  • 先得书:先收到信件。
  • 且喜:暂且欢喜。
  • 平安:安全无恙。
  • 外事:外界的事情或事务。
  • 尽空虚:全部都是虚无的。

翻译

我对公事热心,对财富却不太在意,曾在淮河边退休,现在居住在洛阳。 我在三个郡的政绩能够独步一时,但十年的生活又如何呢? 在使君滩上我们久别重逢,在渡口我先收到了你的信。 暂且欢喜我们又能平安相见,其他外界的事情都显得空虚无足轻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公事的忠诚与对财富的淡泊,以及对过去政治生涯的回顾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三郡政能从独步”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和成就,而“十年生计复何如”则透露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末句“且喜平安又相见,其馀外事尽空虚”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事务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淡泊名利、重视人情的高尚品格。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