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圃旱忧葵菫,农旱忧禾菽。 人各有所私,我旱忧松竹。 松乾竹焦死,眷眷在心目。 洒叶溉其根,汲水劳僮仆。 油云忽东起,凉雨凄相续。 似面洗垢尘,如头得膏沐。 千柯习习润,万叶欣欣绿。 千日浇灌功,不如一霢霂。 方知宰生灵,何异活草木。 所以圣与贤,同心调玉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圃旱(pǔ hàn):园地干旱。
  • 葵菫(kuí jǐn):一种蔬菜。
  • 禾菽(hé shū):指谷物和豆类。
  • 松乾竹焦(sōng gān zhú jiāo):松树干枯,竹子焦黄。
  • 眷眷(juàn juàn):依恋反顾貌;心向往貌。
  • (gài):灌溉。
  • 汲水(jí shuǐ):取水。
  • 油云(yóu yún):浓云。
  • 膏沐(gāo mù):洗头。
  • (kē):树枝。
  • 习习(xí xí):形容风轻轻地吹。
  • 霢霂(mài mù):小雨。
  • 生灵(shēng líng):指百姓。
  • 玉烛(yù zhú):比喻四时之气和畅,多用以赞美盛世。

翻译

园地干旱时,人们担心蔬菜枯萎;农田干旱时,人们担心谷物和豆类受损。每个人都有自己关心的东西,而我担心的是松树和竹子。松树干枯,竹子焦黄,这些景象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让仆人洒水灌溉它们的根部,希望能救活它们。突然,浓云从东方升起,凉爽的雨连续不断地落下。这雨像是洗净了尘垢,又像是洗头得到了滋润。树枝被轻风拂过,湿润而舒适;万叶欣欣向荣,绿意盎然。千日的浇灌,不如一场小雨来得有效。这让我明白,治理百姓和救活草木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圣贤们的心思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希望四时和畅,国家繁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园地、农田的干旱与诗人对松竹的关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诗中,“松乾竹焦死,眷眷在心目”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松竹的深情厚意。后文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赞美了大自然的恩赐和生命的复苏。最后,诗人将治理百姓与救活草木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圣贤治理之道的认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平易近人和深刻内涵。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