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十三翁:指七十三岁的老人,这里指白居易自己。
- 旦暮身:早晚之间,形容时间短暂,生命即将结束。
- 通津:畅通的水路。
- 朝胫:早晨的脚,这里指早晨涉水过河的人。
- 叱滩:险滩,急流。
- 河汉:银河,这里比喻平静的水面。
- 八寒阴狱:佛教用语,指八种极寒的地狱,这里比喻恶劣的环境。
- 阳春:温暖的春天,比喻美好的环境。
- 闇施:暗中施与。
- 慈悲:佛教用语,指对众生的慈爱与怜悯。
翻译
我,七十三岁的老人,生命已近黄昏, 誓要开辟这险峻的道路,使之成为畅通的水路。 夜晚的船只经过这里,不再有倾覆的危险, 早晨涉水的人们,从此免去了辛苦与艰辛。 十里险滩变成了平静如银河的水面, 八寒地狱般的恶劣环境化为了温暖的春天。 虽然我的身体终将消逝,但我的心愿长存, 暗中施与慈悲,留给后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晚年的心愿和对后人的慈悲。诗中,白居易以七十三岁的高龄,仍然心怀天下,誓要改善交通条件,减轻人们的苦难。他用“旦暮身”形容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但仍然决心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诗中的“夜舟过此无倾覆,朝胫从今免苦辛”体现了他的愿望,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和舒适。最后,他提到“我身虽殁心长在,闇施慈悲与后人”,表达了他对后人的深切关怀和慈悲心肠,即使自己不在了,也希望自己的善举能够继续造福后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