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忘筌亭

翠巘公门对,朱轩野径连。 只开新户牖,不改旧风烟。 虚室闲生白,高情澹入玄。 酒容同座劝,诗借属城传。 自笑沧江畔,遥思绛帐前。 亭台随处有,争敢比忘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翠巘(cuì yǎn):青翠的山峰。
  • 公门:官府,这里指李大夫的府邸。
  • 朱轩:红色的车,这里指华丽的交通工具。
  • 野径:乡间小路。
  • 户牖(hù yǒu):门窗。
  • 虚室:空旷的房间。
  • 闲生白:指空旷的房间显得更加明亮。
  • 高情:高尚的情操。
  • 澹入玄:淡泊而深邃。
  • 酒容:酒量。
  • 同座劝:与同座的人互相劝酒。
  • 属城传:在所属的城市中传颂。
  • 沧江:泛指江河。
  • 绛帐:红色的帐幕,这里指李大夫的居所。
  • 忘筌(wàng quán):原指忘记了捕鱼的筌,比喻达到了目的而忘记了原有的工具或手段,这里指李大夫的亭子名。

翻译

青翠的山峰与李大夫的府邸相对,华丽的车辆与乡间小路相连。 只开辟了新的门窗,却没有改变原有的风景。 空旷的房间显得更加明亮,高尚的情操淡泊而深邃。 酒量与同座的人互相劝酒,诗作在所属的城市中传颂。 自嘲在江河之畔,遥想李大夫的红色帐幕前。 亭台随处可见,但哪敢与“忘筌”相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李大夫府邸的景致及其高雅的生活情趣。诗中“翠巘公门对,朱轩野径连”展现了府邸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虚室闲生白,高情澹入玄”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大夫高尚情操的赞美。结尾的“亭台随处有,争敢比忘筌”则巧妙地点出了“忘筌亭”的独特之处,表达了诗人对李大夫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清新自然与高雅情趣。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