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朝回与王鍊师游南山下
蔼蔼春景馀,峨峨夏云初。
躞蹀退朝骑,飘飖随风裾。
晨从四丞相,入拜白玉除。
暮与一道士,出寻青溪居。
吏隐本齐致,朝野孰云殊。
道在有中适,机忘无外虞。
但愧烟霄上,鸾凤为吾徒。
又惭云林间,鸥鹤不我疏。
坐倾数杯酒,卧枕一卷书。
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
以此送日月,问师为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蔼蔼(ǎi ǎi):形容春光和煦。
- 峨峨(é é):形容山势高耸或云层厚重。
- 躞蹀(xiè dié):形容小步行走的样子。
- 飘飖(piāo yáo):形容飘动、飘扬。
- 白玉除:指皇宫的台阶,这里代指朝廷。
- 吏隐:指官吏隐退。
- 机忘:指忘却世俗的机巧。
- 烟霄:指高空。
- 鸥鹤:指隐士或仙人的伴侣。
- 兀兀(wù wù):形容头脑昏沉。
- 睡觉(jué shuì):醒来。
- 心于于:形容心境宁静、自在。
翻译
春光和煦的景色还未尽,高耸的夏云已初现。 小步退朝的骑者,飘扬的衣襟随风摆动。 清晨随四位丞相,步入皇宫的台阶。 傍晚与一位道士,寻访青溪边的居所。 官吏隐退本是同一种境界,朝野之间谁又能说有差别。 在有中找到适意,忘却世俗的机巧,无忧无虑。 只是愧对高空中的鸾凤,它们是我的同道。 又惭愧云林间的鸥鹤,它们并不疏远我。 坐着畅饮几杯酒,躺下枕着一卷书。 兴致高涨时头脑昏沉,醒来时心境宁静自在。 以此度过日月,请问师傅这是为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在春末夏初的闲适生活,通过对比朝堂与山林的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吏隐本齐致,朝野孰云殊”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官场与隐逸生活本质相同的认识,强调了内心的自在与适意。结尾的“以此送日月,问师为何如”则流露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足和对更高境界的探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