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庙

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 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晋:即王子晋,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
  • 鸾吟凤唱:比喻美妙的音乐或歌声。
  • 霓裳散序:《霓裳羽衣曲》的散序部分,是唐代宫廷乐舞,散序部分节奏自由,无拍。

翻译

在子晋庙前的山中,月光皎洁,人们常常在夜晚听到吹笙的声音。那音乐美妙得像是鸾鸟和凤凰的歌唱,听起来却没有固定的节拍,更像是《霓裳羽衣曲》散序部分的自由旋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场景,通过月光、笙声和美妙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白居易巧妙地运用了“鸾吟凤唱”和“霓裳散序声”的比喻,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音乐和夜晚意境的深刻表达。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