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

莫作农夫去,君应见自愁。 迎春犁瘦地,趁晚喂羸牛。 数被官加税,稀逢岁有秋。 不如来饮酒,相伴醉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í):用犁耕地。
  • 羸牛 (léi niú):瘦弱的牛。
  • (shuò):多次,频繁。
  • 加税 (jiā shuì):增加税收。
  • 稀逢 (xī féng):很少遇到。
  • 岁有秋 (suì yǒu qiū):指丰收的年份。

翻译

不要去做农夫,你应该看到自己的忧愁。 春天来临时,用犁耕那贫瘠的土地, 傍晚时分,喂养那瘦弱的牛。 频繁地被官府增加税收, 很少遇到丰收的年份。 不如来饮酒,相伴醉意悠悠。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劝人不要从事农耕,因为农夫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忧愁。诗中通过描述农夫在春天耕种贫瘠土地和喂养瘦弱牛只的情景,以及频繁的税收和稀少的丰收,来强调农夫的困境。最后,诗人提出一个解脱之道——饮酒,以此来逃避现实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和快乐。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刻同情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