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早春有怀

朝游北桥上,晚憩南塘畔。 西日雪全销,东风冰尽泮。 筛筛鱼尾掉,瞥瞥鹅毛换。 泥煖草芽生,沙虚泉脉散。 晴芳冒苔岛,宿润侵蒲岸。 洛下日初长,江南春欲半。 时光共抛掷,人事堪嗟叹。 倚棹忽寻思,去年池上伴。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筛筛(shāi shāi):形容鱼尾摆动的样子。
  • 瞥瞥(piē piē):形容鹅毛飘落的样子。
  • 泮(pàn):融化。
  • 泥煖(nuǎn):泥土温暖。
  • 宿润(rùn):夜晚的湿气。
  • 蒲岸(pú àn):长满蒲草的岸边。
  • 倚棹(yǐ zhào):依靠着船桨。

翻译

早晨在北桥上游玩,傍晚在南塘边休息。 西边的太阳下,雪已经完全融化,东风吹来,冰也开始融化。 鱼儿摆动着尾巴,鹅毛轻轻飘落。 温暖的泥土中,草芽开始生长,松软的沙地上,泉水开始流动。 晴朗的阳光下,苔藓覆盖的小岛显得格外鲜艳,夜晚的湿气侵蚀着长满蒲草的岸边。 洛阳的日子开始变长,江南的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时光被共同抛弃,人世间的事情令人叹息。 靠着船桨,忽然想起,去年在池塘边的伙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南池的景色,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诗中“筛筛鱼尾掉,瞥瞥鹅毛换”等句,以动感的词语捕捉了春天的动态美。后半部分则转入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