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归早出

筋力年年减,风光日日新。 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 何处台无月,谁家池不春。 莫言无胜地,自是少闲人。 坐厌推囚案,行嫌引马尘。 几时辞府印,却作自由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筋力:体力,力气。
  • 风光:景色,景致。
  • 退衙:指官员下班离开官署。
  • 逼夜:接近夜晚。
  • 拜表:指上朝时呈递奏章。
  • 侵晨:接近清晨。
  • :指官署或高台。
  • :池塘。
  • 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 推囚案:审理囚犯的案件。
  • 引马尘:指骑马出行时扬起的尘土。
  • 府印:官府的印章,代指官职。
  • 自由身:自由之身,指不受官职束缚。

翻译

我的体力每年都在减少,但周围的景色却日新月异。 下班回家时天色已晚,上朝递交奏章时天还未亮。 哪里有官署没有月光照耀,哪家的池塘不曾春意盎然? 不要说没有美丽的地方,只是缺少闲暇的人去欣赏。 坐着厌倦了审理囚犯的案件,行走时又嫌马蹄扬起的尘土。 何时才能辞去官职,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筋力年年减”反映了诗人年岁的增长和体力的衰退,“风光日日新”则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好,与官场的枯燥形成对比。后几句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具体描写,如“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够摆脱官职的束缚,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