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十首议婚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拼音
注释
直歌其事:一作「略举其事」,一作「略举其事因」,一作「因直歌其事因」。
命为《秦中吟》:一作「命为《秦中吟》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袂(mèi):红色的衣袖,这里指穿着红衣的舞女。
- 赵叟:指赵地的老人,这里特指擅长弹奏五弦琴的老人。
- 五弦:古代的一种乐器,类似于琵琶。
- 宛转:形容琴声悠扬动听。
- 当胸抚:指弹奏时琴身贴近胸前。
- 飒飒(sà sà):形容风声或雨声,这里形容琴声如风雨般激昂。
- 切切:形容声音细微,这里形容琴声细微如鬼神低语。
- 宫徵羽:古代五音中的三个音,这里指琴声变化无常。
- 坐客:在座的客人。
- 行客:过路的客人。
- 嗟嗟(jiē jiē):叹息声。
- 俗人:指普通人,这里带有贬义,指不懂欣赏古乐的人。
- 绿窗琴:指放置在绿色窗户旁的琴,这里象征古乐。
翻译
清脆的歌声停止了歌唱,红衣舞女也停止了舞蹈。赵地的老人抱着五弦琴,悠扬地弹奏着,琴身紧贴胸前。琴声大时如同散开的粗犷之声,仿佛风雨飒飒;琴声小时细微得几乎要断绝,如同鬼神在低语。又像是喜鹊报喜的声音,却转变成了猿猴悲啼的苦涩。十指弹奏出的音符没有固定的旋律,宫、徵、羽音调颠倒变换。在座的客人听到这样的琴声,形神仿佛失去了主宰;过路的客人听到这样的琴声,停下脚步无法继续前行。唉,普通人的耳朵,喜欢现代的音乐而不喜欢古乐。因此,那放置在绿色窗户旁的琴,日复一日地积满了尘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乐与现代音乐的不同反响,表达了诗人对古乐的怀念和对现代音乐的批评。诗中,赵叟弹奏的五弦琴声,无论大小,都充满了情感和变化,能够深深吸引听众,使他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然而,诗人感叹现代人对古乐的无知和忽视,导致古乐被遗忘,琴上积满了尘土。这不仅是对音乐的哀悼,也是对传统文化逐渐消逝的忧虑。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诗人成功传达了对古乐的热爱和对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