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渭上:指渭水之滨。
- 衡门:指简陋的门,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地。
- 槐花:槐树开的花,夏季开放,香气浓郁。
翻译
月亮升起,首先照亮了山峦;风儿吹起,首先激荡了水面。 就像那早蝉的鸣叫,首先传入了闲人的耳中。 一听到这声音,忧愁的情绪便凝结心头;再次聆听,思乡的心情油然而生。 渭水边新蝉的叫声,听起来与早蝉的声音如此相似。 在简陋的门前,有谁会聆听这蝉声?直到日暮时分,在槐花的香气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蝉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以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随后,“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巧妙地将蝉声与自然景象相联系,引出诗人的情感。后文“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直抒胸臆,表达了蝉声勾起的愁绪与乡思。结尾“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则以问句作结,留下无限遐想,使诗意更加深远。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 《 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 》 —— [ 唐 ] 白居易
- 《 懒放二首呈刘梦得吴方之 》 —— [ 唐 ] 白居易
- 《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叶如桂厚大无脊花如莲香色艳腻皆同独房蕊有异四月初始开自开迨谢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溪生者秾茂尤异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母丘元志写惜其遐僻因题三绝句云 》 —— [ 唐 ] 白居易
- 《 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 》 —— [ 唐 ] 白居易
- 《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园四韵见示 》 —— [ 唐 ] 白居易
- 《 自觉二首 》 —— [ 唐 ] 白居易
- 《 重题 》 —— [ 唐 ] 白居易
- 《 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 》 —— [ 唐 ]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