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对酒二首
引手攀红樱,红樱落似霰。
仰首看白日,白日走如箭。
年芳与时景,顷刻犹衰变。
况是血肉身,安能长强健。
人心苦迷执,慕贵忧贫贱。
愁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
况吾头半白,把镜非不见。
何必花下杯,更待他人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引手:伸手。
- 霰(xiàn):小冰粒,俗称雪子。
- 年芳:指美好的春色。
- 顷刻:片刻,极短的时间。
- 血肉身:指有生命的肉体。
- 迷执:迷惑和固执。
- 慕贵:羡慕富贵。
- 忧贫贱:担忧贫穷和低贱。
- 愁色:忧愁的表情。
- 欢容:快乐的表情。
- 把镜:照镜子。
翻译
伸手去摘那红艳的樱花,樱花落下如同细小的雪粒。 抬头望向那明亮的太阳,太阳移动得快如飞箭。 春天的美景与时光,转眼间就会衰败变化。 何况我们这血肉之躯,怎能长久保持强健。 人心总是迷惑而固执,羡慕富贵而担忧贫贱。 忧愁的神色常挂在眉间,快乐的表情却不常显露。 何况我的头发已半白,照镜子时怎能看不见。 何必等到花下的酒杯,还要等待他人的劝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中,“红樱落似霰”和“白日走如箭”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后半部分则揭示了人心的迷执和对贫富的忧虑,以及这种心态在人脸上的反映。最后,诗人以自己的白发为喻,表达了不必等待他人劝酒,应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