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思退居

霜严月苦欲明天,忽忆闲居思浩然。 自问寒灯夜半起,何如暖被日高眠。 唯惭老病披朝服,莫虑饥寒计俸钱。 随有随无且归去,拟求丰足是何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浩然: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指心境宽广、无拘无束。
  • 暖被日高眠:指在温暖的被窝里,太阳升得很高才起床,形容悠闲自在的生活。
  • 俸钱:古代官员的薪水。

翻译

霜降寒冷,月亮苦涩,天即将亮,我忽然怀念起闲居的生活,心中涌起无限的思绪。 自问为何要在寒夜中点燃灯火,而不是在温暖的被窝里,太阳高高升起时才慵懒地起床。 我深感惭愧,年老体弱还要穿着朝服上朝,不必过于担忧饥饿和寒冷,只需计算着薪水。 无论何时有空闲,我都会选择归去,追求生活的丰裕,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白居易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比寒冷的夜半与温暖的日高眠,突出了对悠闲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人对老病之身的自嘲,以及对俸钱计算的无奈,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和淡然态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但又透露出一种无奈和不确定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