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醉中代诸妓寄严郎中

笙歌杯酒正欢娱,忽忆仙郎望帝都。 借问连宵直南省,何如尽日醉西湖。 蛾眉别久心知否,鸡舌含多口厌无。 还有些些惆怅事,春来山路见蘼芜。
拼音

所属合集

#西湖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笙歌:指音乐和歌唱。
  • 欢娱:快乐,娱乐。
  • 仙郎:对男子的美称,这里指严郎中。
  • 望帝都:望向京城,帝都指长安。
  • 连宵:连续的夜晚。
  • 直南省:直指在南省(即中书省)工作。
  • 尽日:整天。
  • 蛾眉:指美女,这里代指诸妓。
  • 别久:分别已久。
  • 心知否:心里是否知道。
  • 鸡舌:指口含香料,古代官员含鸡舌香以示身份。
  • 口厌无:口中是否感到厌倦。
  • 些些:一点点。
  • 惆怅事:令人感到失意的事情。
  • 春来:春天到来。
  • 山路:山间的小路。
  • 蘼芜(mí wú):一种野草,这里可能指春天的野草。

翻译

在湖上,音乐和美酒中我们正享受着快乐,突然想起那位仙郎正望着京城。 请问连续几个夜晚在南省工作,与整日沉醉在西湖相比如何? 美女们已经分别很久了,他是否知道她们的心思? 口中的鸡舌香是否已经让他感到厌倦? 还有一些令人感到失意的小事,春天来临时,在山路上看到了野草。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湖上与诸妓共饮时,代她们写给严郎中的诗。诗中通过对比在南省工作的严郎中与在西湖醉生梦死的自己,表达了对严郎中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的最后,通过春天的野草,隐喻了内心的惆怅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