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览古

沧海桑田几陆沉,两朝谁复问辽金。 铜驼泣雨浮云湿,石马西风宿草深。 城郭废多空夜柝,人烟去尽灭秋砧。 数行青史灯窗恨,不及凭高见古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陆沉(lù chén):指陆地沉没,比喻历史变迁。
  • 辽金(liáo jīn):指辽代和金代,两个历史时期。
  • 铜驼(tóng tuó):古代用铜铸成的驼像,用来祭祀。
  • (zhēn):古代用来锤打衣物的器具。

翻译

沧海变化了多少次,历史上的两个朝代已经沉没,如今谁还会去追问辽代和金代的事情。 铜驼在雨中哭泣,浮云湿润了它,石马在西风中静静地立在深深的草丛中。 城池废弃,夜晚空无一人,人们的炊烟已经消失,秋风吹过,城郭中的灯火和秋千声都已熄灭。 几行字留在青史之中,灯火和窗棂间的怨恨,却无法与登高远眺,看尽古今的风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沧桑。诗人通过描写沧海桑田、城郭废墟、铜驼石马等景物,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的“数行青史灯窗恨”表现了对历史的怅惘和无法挽回的遗憾,而“不及凭高见古今”则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无限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唐之淳

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