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

渔翁生长不识字,坐对沧江有好怀。 不用满船载书画,一篷独挂酒篘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渔翁(yú wēng):指以捕鱼为生的人。
  • 沧江(cāng jiāng):指古代黄河下游的一段河流。
  • 篷(péng):船上的遮阳篷。
  • 酒篘(jiǔ chōu):盛酒的容器。

翻译

渔夫生长在水边,不识字,但心怀大志。他坐在沧江边,心情愉悦。他不需要满船装载书籍和绘画,只挂一只酒篘在船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夫的生活状态,虽然他不识字,但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他坐在沧江边,享受着宁静和自然的美好,不受世俗的束缚,用简单的方式过着自己的生活。诗中渔翁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