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斋铭有序

天地之道,博厚高明。 惟其不二,物乃化生。 人生两间,贵乎克一。 一则无欲,静虚动直。 在昔伊尹,相于商汤。 咸有一德,训其嗣王。 姬文法汤,纯亦不已。 参登孔门,一贯而唯。 下学希圣,致礼治躬。 勿二勿三,勿西勿东。 及其至也,一于恭敬。 恭则体信,敬则达顺。 信体顺达,礼明乐崇。 谁其尸之,位育之功。 有美公子,一名斋室。 我刻斯铭,敢告无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克一:保持一致,坚守本心。
  • 静虚动直:内心平静无欲,行动正直不偏。
  • 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
  • 相于商汤:辅佐商汤。
  • 咸有一德:都具有同样的德行。
  • 训其嗣王:教导他的继承者。
  • 姬文法汤:指周文王效法商汤。
  • 纯亦不已:纯粹而不断。
  • 参登孔门:指孔子门下的弟子。
  • 一贯而唯:始终如一,只有一种思想。
  • 下学希圣:下层学习希望成为圣人。
  • 致礼治躬:通过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 勿二勿三:不要有二心,不要有三心二意。
  • 勿西勿东:不要偏向任何一方。
  • 一于恭敬:始终保持恭敬的态度。
  • 恭则体信:恭敬则能体现诚信。
  • 敬则达顺:敬重则能达到顺畅。
  • 信体顺达:诚信体现,顺畅达到。
  • 礼明乐崇:礼仪明确,音乐崇高。
  • 谁其尸之:谁来主持。
  • 位育之功:地位和教化的功绩。
  • 有美公子:指有美德的年轻人。
  • 一名斋室:一个名为斋室的房间。
  • 我刻斯铭:我刻下这篇铭文。
  • 敢告无斁:敢说没有厌倦。

翻译

天地之道,博大深厚,高远明亮。正是因为它们不变,万物才能化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保持一致,坚守本心。一旦心无杂念,内心就会平静无欲,行动也会正直不偏。古时候的伊尹,辅佐商汤,他们都具有同样的德行,伊尹还教导他的继承者。周文王效法商汤,纯粹而不断。孔子门下的弟子,始终如一,只有一种思想。下层学习希望成为圣人,通过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要有二心,不要有三心二意,不要偏向任何一方。当达到极致时,始终保持恭敬的态度。恭敬则能体现诚信,敬重则能达到顺畅。诚信体现,顺畅达到,礼仪明确,音乐崇高。谁来主持这一切,是地位和教化的功绩。有一个有美德的年轻人,他的房间名为斋室。我刻下这篇铭文,敢说没有厌倦。

赏析

这首作品强调了“一”的重要性,无论是天地之道还是人生之道,都强调了坚守本心、保持一致的价值。通过历史人物如伊尹、商汤、周文王和孔子门下的弟子,阐述了“一”的德行和智慧。最后,通过刻铭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理念的坚持和传承,体现了对道德和智慧的崇高追求。

唐之淳

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