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鸿:孤单的鸿雁,这里指孤雁。
- 长安:古都名,今西安,这里泛指中国北方地区。
- 春旗:春天的标志,这里指春天的气息或景象。
- 花信:花开的讯息,指春天花开的时节。
- 征衣:指出行时所穿的衣物。
翻译
孤雁几日飞过长安,春天的旗帜刚刚挂起,露水还未干。它应该是在说边疆的花儿已经早早地开放了,出行的人们初次打算褪去春寒时的衣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孤雁飞过长安的景象,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边疆花开的早讯。诗中“孤鸿”象征着孤独的旅行者,而“春旗露未干”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清晨,露水未干的清新景象。后两句则通过“花信早”和“征衣初拟褪春寒”传达了春天温暖的信息,以及人们随着季节变化,准备更换衣物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边疆生活的遐想。

孙承宗
明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承宗自请督师,既至,汰逃将,遣疲兵,用马世龙等为将;又从袁崇焕请,筑宁远等城,令崇焕守之。在关四年,凡修复城堡数十,练兵十一万,开屯五千顷,遣将戍锦州、松山、大小凌河,拓地四百里。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
► 30篇诗文
孙承宗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二月雨后有蚊蚋 》 —— [ 宋 ] 梅尧臣
- 《 次韵嵇仲春日 其一 》 —— [ 宋 ] 李弥逊
- 《 踏莎行 · 仲春拟雁别燕 》 —— [ 清 ] 蒋纫兰
- 《 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广文沈令辰摄二月丁祭 》 —— [ 清 ] 黄宗羲
- 《 二月雪 》 —— [ 明 ] 王鏊
- 《 天宁潜老以山中春莫三诗投鸿庆尚书末章见及次韵答之 其二 》 —— [ 宋 ] 程俱
- 《 春中汎舟 》 —— [ 唐 ] 杨凭
- 《 转寿春守太和庚戌岁二月祗命寿阳时替裴五墉终殁因视壁题自墉而上或除名在边坐殿殁凡七子无一存焉寿人多寇盗好诉讦时谓讦时谓之凶郡犷俗特著蒙此处之顾余衰年甘蹑前患俾三月而寇静期岁而人和虎不暴物奸吏屏窜三载复遭邪佞所恶授宾客分司东都或举其目或寄于风亦粗继诗人之末云 》 —— [ 唐 ] 李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