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拟古九首从京师归以篇籍自娱有感辄赋
高山不可至,景行良在兹。
彬彬七十子,乃幸生同时。
大道若河汉,微言辨渑淄。
安得游其间,北面质所疑。
循循善诱人,岂在多言辞。
末世骋私辩,徒令乱人思。
小言必破义,愚者长受欺。
一唱复百和,乱丝更棼之。
遂遗无穷祸,烈火及书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高山不可至(zhì):高山难以到达;景行良在兹(zī):美景在此;彬彬:美好;七十子:指七十位学者;微言辨渑淄(miǎn zī):细微的言辞可以辨别是非;质所疑(zhì suǒ yí):心存疑虑;循循:渐渐;善诱人:善于引导人;骋私辩(chěng sī biàn):放肆地辩论私见;乱丝更棼(fén)之(fěn zhī):乱丝愈梳理愈乱;遗无穷祸(yí wú qióng huò):留下无尽的祸患;烈火及书诗:烈火烧毁书籍和诗篇。
翻译
高山难以攀登,美景尽在眼前。七十位学者才华横溢,幸运地生活在同一时代。像宽广的大道如同天河,微小的言辞却能分辨是非。如何能够在其中自由畅游,而不被怀疑指责呢?渐渐地善于引导他人,难道并不需要多言辞。末世中放肆私见的辩论,只会使人们思绪混乱。细小的言辞必然会破坏正义,愚者常常受骗。一人唱和,百人跟随,乱丝愈梳理愈乱。结果留下无尽的祸患,烈火焚烧书籍和诗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言辞的力量和人们应当如何言行的思考。作者通过对高山、美景、学者、言辞等形象的运用,深刻地揭示了言辞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诗中警示人们要慎言慎行,不可轻信谣言,更不能随波逐流,以免带来无尽的祸患。整体氛围庄严肃穆,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