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前五日大雪

一夜雪飞石径齐,清晨压我茅屋低。 小奴开门抱瓮出,赤脚汲水愁冲泥。 墙头饥乌太无赖,绕我阶上哑哑啼。 南山黄独寒无苗,长镵归来风怒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石径(shí jìng):石铺成的小路。 茅屋(máo wū):草屋。 小奴(xiǎo nú):小仆人。 瓮(wèng):古代盛水的器具。 长镵(cháng juān):古代一种农具,用于翻土。 风怒(fēng nù):狂风呼啸。

翻译

整夜的大雪纷飞,石铺小路被覆盖得一片洁白,清晨雪压着我那茅草搭建的低矮屋子。 小仆人推开门,拿着水瓮出来,赤脚在泥泞中汲水,满脸忧愁。 墙头的饿乌实在太无礼了,绕着我的台阶上哑哑地啼哭。 南山黄色草木凋零,寒意袭人,一片荒凉,我拿着长镵回来,风声呼啸,仿佛在怒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前五日大雪的景象,通过描述雪后清晨的一系列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感受。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雪后清晨的宁静和凄凉,表现出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情绪。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雪后的清晨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荒凉。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