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装武林别施蔡二生

施生赤城彦,蔡子黄岩英。 吞吐石梁霞,各著词苑声。 相逢武林道,握手盖自倾。 交孔竞持刺,识韩互班荆。 廿载龙门怀,一旦希合并。 空山咏伐木,求友何嘤嘤。 缅余朽且拙,蚓窍鸣舂莺。 翩翩两国士,立谈四座惊。 击筑邀渐离,脱剑遗荆卿。 河桥骤脂辖,立马言长行。 行行去吴会,望望投幽并。 屋梁梦颜色,落月悬高旌。 念彼新知乐,日夜肝肠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施生(shī shēng):指施耐庵,字生民,明代小说家,著有《水浒传》。 蔡子(cài zǐ):指蔡东藩,字子恭,明代文学家,著有《西厢记》。 黄岩(huáng yán):地名,古代称今浙江省黄岩县。 石梁(shí liáng):指山间的岩石梁。 词苑(cí yuàn):指诗文创作的园地。 龙门(lóng mén):传说中的地名,也指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高级称号。 伐木(fá mù):砍伐木材。 蚓窍(yǐn qiào):指蚯蚓的洞穴。 鸣舂(míng chōng):指鸣叫的声音和舂米的声音。 渐离(jiàn lí):逐渐离去。 荆卿(jīng qīng):指荆轲,春秋时期的人物,有刺秦王的故事。 脂辖(zhī xiá):指擦脂抹粉,打扮装饰。 幽并(yōu bìng):指幽州和并州,地名。 颜色(yán sè):容貌。 高旌(gāo jīng):高高挂起的旌旗。 肝肠撄(gān cháng yǐng):形容内心激动,忧虑。

翻译

施耐庵和蔡东藩,一个在红色城池,一个在黄岩山上。 他们各自在山间的岩石梁上吐纳着灵感,各自创作着诗文。 在武林相遇,握手言欢,互相倾诉心中所思所想。 他们互相切磋文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经过二十年的奋斗,他们终于有幸相遇,共同探讨文学。 在空山中吟咏着伐木之声,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虽然我年老且平凡,但心中依然有激情,如同蚯蚓在洞穴中鸣叫。 两位国士飘飘然,站在一起交谈,四周的人都为之惊叹。 弹筝邀请渐渐离去,剑落在地留给了荆轲。 在河桥上擦脂抹粉,立马言长行。 一路向吴会进发,眺望着幽州和并州。 梦中看到屋梁上挂着美丽的旌旗,月光下闪烁着光芒。 想起那段新奇的乐事,日夜都在心头挥之不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施耐庵和蔡东藩相遇的情景,两位文学家在武林中相识相知,共同探讨文学创作,互相启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友谊和文学创作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写两位文学家的交流互动,展现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真挚感情的珍视。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和友谊的热爱和向往。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