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南宫误恩帖歌
张颠老死米颠出,好手中原斗狂逸。南唐宝石作研山,三十六峰舞寒碧。
低头拜石石不语,袍笏蹒跚笑儿女。一朝把换薛公鹤,泣向蟾蜍泪如雨。
兴来刷笔扫孤愤,十万材官破坚阵。青城侠客挥剑锋,夜叉飞天云雾中。
宣尼常笑由也谚,颠也淋漓逞豪健。此帖数字亦怒张,儿驹泛驾不可当。
五百年来米颠子,绝倒当年颠长史,钟王节制安事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米南宫:指米芾,北宋书画家,因其性格狂放不羁,被称为“米颠”。
- 张颠:指唐代书法家张旭,因其书法狂放,被称为“张颠”。
- 斗狂逸:指书法艺术中的狂放不羁。
- 研山:指砚台,这里特指米芾所用的砚台。
- 三十六峰:形容砚台的形状,如同群山连绵。
- 袍笏蹒跚:形容官员的装束和行走姿态。
- 薛公鹤:指薛稷,唐代画家,以画鹤著称。
- 蟾蜍:传说中的月中生物,这里可能指月亮。
- 刷笔扫孤愤:形容书法创作时的激情和愤慨。
- 材官:指武官。
- 青城侠客:指传说中的侠客,这里可能指米芾的书法风格如同侠客般豪放。
- 宣尼:指孔子,名丘,字仲尼。
- 由也谚:指孔子的弟子子路,名由,谚指其言行。
- 颠也淋漓:形容书法作品的狂放和淋漓。
- 儿驹泛驾:形容书法的奔放,如同未驯的小马。
- 钟王:指钟繇和王羲之,两位都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 节制:指书法中的规矩和约束。
翻译
张旭老去,米芾继之,中原好手比拼狂放不羁。南唐的宝石制成砚台,形似三十六峰,寒碧舞动。 低头拜石,石不言语,官员的装束和行走姿态引人发笑。一旦用这砚台换取了薛稷的鹤画,对着月亮哭泣,泪如雨下。 兴致来时,挥笔书写,激情如十万武官破敌坚阵。青城的侠客挥剑,夜叉在云雾中飞翔。 孔子曾笑子路的言行,米芾的书法狂放淋漓,展现豪健。这帖中的几个字也显得怒张,如同未驯的小马,难以驾驭。 五百年来,米芾的后人,对当年的颠狂长史感到绝倒,钟繇和王羲之的规矩又何须如此。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米芾的书法艺术,将其与张旭相提并论,展现了米芾书法的狂放不羁和艺术魅力。诗中通过对比张旭和米芾,以及米芾与薛稷的艺术交换,表达了米芾书法的独特价值和情感表达。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传统书法规矩的挑战,认为米芾的书法超越了钟繇和王羲之的节制,展现了更加自由奔放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