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千里真逸图歌

吴郎示我真逸图,生绡半幅云雾裂。 高堂挂之夏六月,飒飒寒风堕林叶。 纵横乱瀑坠高崦,千峰万峰路明灭。 峰回路转天欲尽,似有孤亭架木末。 其下巨石盘长松,枫丹栗黄秋事浓。 松间讲易三两翁,秦时四皓须眉同。 一翁击阮一坐啸,其一恍似东园公。 斟酌兹图定谁笔,神品铮铮世无匹。 细看树石用勾法,人道王维字摩诘。 或言近出赵千里,往往抽毫弄金碧。 呜呼王赵不可作,纵复天工繄谁识。 须臾暝色来朱栏,耳边潏潏来飞泉。 吾将追逐黄与绮,坐占孤亭号角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生绡(xiāo):生丝织成的薄绸。
  • 高崦(yān):高山。
  • 枫丹栗黄:形容秋天枫叶红、栗子黄的景象。
  • 四皓:指商山四皓,古代传说中的四位隐士。
  • 击阮:弹奏阮咸,一种古代乐器。
  • 坐啸:坐着吟咏。
  • 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
  • 神品:指艺术作品中的极品。
  • 铮铮:形容声音响亮,此处比喻画作的卓越。
  • 勾法: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以勾勒物体的轮廓。
  • 王维字摩诘: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
  • 抽毫:挥毫作画。
  • 金碧:指金碧辉煌的色彩,常用于形容画作的华丽。
  • (yī):是。
  • 暝色:暮色。
  • 潏潏(yù):形容水声。
  • 黄与绮:指商山四皓中的黄石公和绮里季。
  • 坐占孤亭:坐在孤亭中,享受孤独与宁静。
  • 角里:商山四皓之一的角里先生。

翻译

吴郎给我展示了一幅名为“真逸”的图画,那是一幅用生丝织成的薄绸绘制的,画布上仿佛裂开了云雾。在高大宽敞的厅堂中挂起这幅画,正值夏天的六月,却让人感到阵阵寒意,仿佛林叶都在飘落。画中纵横交错的瀑布从高山坠下,千峰万峰间的道路若隐若现。峰回路转,天空似乎到了尽头,仿佛有一座孤亭架在树木的顶端。亭下是巨大的石头和盘曲的松树,秋天的枫叶红、栗子黄,景色正浓。松树间有三两翁在讲易,他们的须眉与古代传说中的商山四皓相似。一位翁在弹奏阮咸,一位坐着吟咏,另一位则像是东园公。我斟酌这幅画,不知是谁的笔墨,它的神韵卓越,世间无双。细看画中的树和石头,是用勾法描绘的,人们说这可能是王维,字摩诘的作品。也有人说这幅画近似赵千里的风格,他常常挥毫作画,使用金碧辉煌的色彩。唉,王维和赵千里都已经不在了,即使天工也无法识别。不久暮色降临,朱栏边传来潏潏的水声。我想要追随黄石公和绮里季,坐在孤亭中,自称角里先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名为“真逸”的图画,通过对画中景物的生动描述,展现了画作的深远意境和艺术魅力。诗人通过对画中瀑布、山峰、孤亭、松树等元素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逸趣。诗中提及的王维和赵千里,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画家,诗人通过对比和猜测,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高度赞赏和对其作者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