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鲁公祭侄草歌

渔阳播乱飞黄尘,旄头月黑缠妖氛。 常清血战弃全陜,二十四郡虚无人。 平原鲁公眦双裂,一麾猛气雄三军。 疾呼河北倡忠义,普天率土知君臣。 帝心未灭安史祸,杲卿碎舌投天津。 巢倾卵覆季明死,举宗三百遭坑焚。 乌鸢饱食蝼蚁妒,毒痡四海同酸辛。 鲁公惋愤掩胔骼,哭兄哭侄嘘愁云。 生平正气塞宇宙,淋漓一帖犹千春。 乾元元年岁戊戌,昊苍有意开斯文。 摛章吮笔笔欲舞,墨池一派流天真。 肝肠寸寸委波磔,纵横䟤跋超群伦。 长风巨浪鼓淜澎,泰山乔岳盘嶙峋。 夭矫虬龙赴幽壑,缤纷鸾鹄翔高旻。 十行遒婉尚含怒,五行浡郁逾生嗔。 卒章沉痛彻心髓,恍疑汲冢窥三坟。 如椽一扫二百六,一言一字皆千钧。 即令涂抹迥姿态,西施倾国加双颦。 当时鲁公岂匠意,精诚烈烈悬风斤。 相传一草历元宋,太空磊落垂星辰。 二陈跋语差可玩,文家待诏弥津津。 鲜于困学传累世,即今妙迹来江濆。 凌晨揽诵竖毛发,斋头什袭藏家珍。 君臣大义贯星日,矧兹八法尤通神。 作歌郑重寄仰止,墨林万古飏清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播乱飞:指战乱频繁,战事不断。
  • 旄头:古代军旗上的装饰物。
  • 缠妖氛:指战乱的气氛像妖魔一样弥漫。
  • 血战:指激烈残酷的战斗。
  • 弃全陜:指舍弃全国。
  • 鲁公:指唐代名将颜真卿。
  • 眦:眼角。
  • 猛气:勇猛的气势。
  • 河北:指北方地区。
  • 普天率土:指普天之下的人民。
  • 安史祸:指安史之乱。
  • 杲卿:指颜真卿。
  • 巢倾卵覆:比喻家破人亡。
  • 乌鸢:指乌鸦和秃鹰,比喻凶恶的人。
  • 痡:指疮疡。
  • 惋愤:悲愤。
  • 掩胔骼:掩埋尸骨。
  • 淋漓:形容充分、完整。
  • 乾元元年:唐玄宗开元年间。
  • 摛章:指书法。
  • 䟤跋:指书法的技巧。
  • 鼓淜澎:形容风浪巨大。
  • 夭矫:形容龙的形态。
  • 缤纷:形容繁多、丰富。
  • 鸾鹄:传说中的美丽鸟类。
  • 遒婉:形容文采优美。
  • 浡郁:形容文笔浓重。
  • 卒章:结尾。
  • 汲冢:探究古人坟墓。
  • 如椽一扫:形容书法工整。
  • 千钧:形容重要。
  • 西施:古代美女名。
  • 风斤:指书法的风格。
  • 二陈:指陈后主和陈顺之。
  • 文家待诏:指文学家等待皇帝的诏命。
  • 鲜于:指颜真卿。
  • 江濆:指江水边。
  • 揽诵:背诵。
  • 什袭:指精美的衣物。
  • 八法:指书法的八种技法。

翻译

渔阳地方战乱频繁,军旗上的装饰在黑夜中被妖魔氛围所笼罩。激烈残酷的战斗中,舍弃了整个国家,二十四个郡无人居住。平原上,颜真卿眼角裂开,率领着勇猛的三军。他高呼号召河北人民倡导忠义,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君臣之道。尽管朝廷的心意未消除安史之乱的祸乱,但颜真卿却坚定地投身战场。家破人亡,家族三百人遭受屠杀焚烧。凶恶的人们像乌鸦和秃鹰一样嫉妒,四海之内充满毒害和苦难。颜真卿悲愤地掩埋着亲人的尸骨,为兄弟和侄子哀叹,悲伤如云。他一生正气充满天地,表现出来的气节令人敬仰。书写的一篇篇字迹,依然充满千年的风采。在唐玄宗开元元年,上天似乎有意开启这种文化。颜真卿挥毫吮笔,笔墨流淌如天真。他的心肝肠胆都投入其中,书法技艺超越了众人。风起浪涌,泰山乔岳屹立不倒,龙虎飞舞,鸾凤翱翔于高空。他的书法遒劲婉转,表达怒气;字里行间充满生气和愤怒。结尾处深沉痛切,让人仿佛窥探到了心灵深处。他的每一笔每一字都沉甸甸的,即使涂抹也无法掩盖其独特风采。就像西施那样美丽动人,引起了众人的赞叹。当时的颜真卿并非匠意所为,他的诚意和热情如烈火一般燃烧。传说中,他的书法流传至元宋时期,如同太空中璀璨的星辰。二陈对其书法赞不绝口,文学家们等待着皇帝的赏识。颜真卿的学识传承至今,他的卓越才华在江水边得以展现。清晨背诵书法,整装待发,展示家族珍藏。君臣之间的大义贯穿星日,尤其是他的书法技法更是超凡脱俗。这首歌颂了颜真卿的高尚品德,书写的万古清芬在墨林中飘逸。

赏析

这首诗歌以颜真卿为主角,描绘了他在乱世中的忠义和正气,展现了他在战乱中的坚韧和勇气。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颜真卿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赞美,展现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造诣。整首诗歌气势恢宏,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颜真卿的崇敬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那个时代风云人物的铭记和传承。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