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晚泊

严公昔未遇,耕钓日沉冥。一朝动人主,始识少微星。 余亦任公子,垂竿三十龄。被发上高台,浮云空翠屏。 双矶拳石那可坐,却望三山游四溟。袖里虹霓一千尺,手掣鳌鱼归帝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严陵:指严光,字子陵,东汉隐士,曾与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后被召到洛阳,授谏议大夫,不受,归隐富春山。
  • 沉冥:隐晦,不显露。
  • 人主:指皇帝。
  • 少微星:古代星象学中代表隐士的星宿。
  • 任公子:指任安,西汉时期隐士,这里诗人自比。
  • 被发:披散头发,形容不拘礼节。
  • 翠屏:翠色的屏风,这里形容山色。
  • 双矶拳石:指严陵钓台附近的岩石。
  • 三山: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四溟:四海,泛指天下。
  • 虹霓:彩虹。
  • 鳌鱼:神话中的大海龟,这里比喻巨大的成就。

翻译

严光昔日未被发现时,他耕田钓鱼,生活隐晦不显。一旦被皇帝知晓,人们才开始认识那位代表隐士的少微星。 我也像任公子一样,垂钓已有三十年。我披散着头发登上高台,眼前只有浮云和翠色的山屏。 那双矶上的拳石怎能安坐,我遥望三山,想要游遍四海。我袖中藏着千尺长的虹霓,手握巨大的成就,归于帝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严光和自己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成名就的渴望。诗中“严公昔未遇”与“余亦任公子”形成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严光隐逸生活的认同,同时也透露出自己虽隐居却怀有宏图大志的心态。末句“袖里虹霓一千尺,手掣鳌鱼归帝庭”以壮丽的意象,抒发了诗人想要成就一番伟业的豪情壮志。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