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轩诗

先民有遗训,末俗见斯人。 自是甘肥遁,谁能混世尘。 行藏吾道在,宇宙一身贫。 高谊真堪托,吾将与结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贞轩:诗题中的“贞轩”可能是指诗人的书斋名或友人的别号,具体含义不详。
  • 先民:古代的人民。
  • 遗训:前人留下的教诲或格言。
  • 末俗:指衰世的风俗。
  • 肥遁:隐居避世,远离尘嚣。
  • 混世尘:混迹于世俗之中。
  • 行藏:行为和藏匿,这里指人的行为和隐居。
  • 吾道:我的道路或信念。
  • 高谊:高尚的友谊或情谊。
  • 结邻:结为邻居。

翻译

古代的先民留下了教诲,而在衰世的风俗中,我见到了这样的人。 他自然地选择了隐居避世,不愿混迹于世俗之中。 他的行为和隐居都体现了他的信念,尽管宇宙广阔,他却甘愿一身清贫。 他高尚的友谊真是值得托付,我愿意与他结为邻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隐士的敬仰和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先民”的遗训与“末俗”的现状,强调了隐士的高洁品格和不同流俗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肥遁”和“混世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隐士的超然物外。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高尚情谊的赞赏,并表达了与之结邻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