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黄河清

天兵十万下东国,婺以先宁驻皇跸。景星荧荧耀城邑,我战则胜攻则克。 四海从风靡弗一,势如破竹烽燧息。天命曷归归有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兵:指皇帝的军队。
  • 下东国:向东国进发。
  • 婺以先宁:婺,星名,这里可能指婺女星,代表女性;先宁,可能是指先行安宁。
  • 驻皇跸:皇帝的行宫。
  • 景星:吉祥的星。
  • 荧荧:光亮闪烁的样子。
  • 城邑:城市。
  • 我战则胜攻则克:我方战斗就能胜利,攻击就能攻克。
  • 四海从风靡弗一:四海之内都随风而倒,无一不从。
  • 势如破竹:形容形势顺利,不可阻挡。
  • 烽燧息:烽火停止,表示战争结束。
  • 天命曷归归有德:天命归于有德之人。

翻译

皇帝的十万大军向东国进发,婺女星先行带来安宁,皇帝的行宫驻扎于此。吉祥的星辰在城市上空闪烁,我方战斗必胜,攻击必克。四海之内都随风而倒,无一不从,形势顺利如同破竹,战争的烽火已经熄灭。天命归于有德之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皇帝军队的威武之势和战争的胜利。通过“天兵十万下东国”和“我战则胜攻则克”等句,展现了军队的强大和战斗的必胜信念。同时,“景星荧荧耀城邑”和“势如破竹烽燧息”等句,以星象和自然景象象征战争的胜利和国家的安宁。最后,“天命曷归归有德”一句,强调了天命归于有德之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君主德行的重视。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明朝国力和皇帝德行的赞美。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