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黄河清
揽群雄,盗如猬。大圣握符起淮汭,与神为谋蓄锋锐,提三尺剑驱海内。
驱海内,揽群雄。真人出,天下同。四方六合咸景从,如风从虎云从龙。
汛扫大漠如飞蓬,扶桑曈曈朝日红。驱海内,揽群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揽:聚集,统领。
- 盗如猬:比喻盗贼众多,像刺猬的刺一样密集。
- 大圣:指英明的君主或领袖。
- 握符:手持符节,象征权威和统治。
- 淮汭:淮河的弯曲处,这里指代一个地方。
- 神为谋:与神明共同谋划。
- 锋锐:锋利的兵器,比喻军队的战斗力。
- 提三尺剑:手持长剑,象征武力。
- 驱海内:征服全国。
- 真人:指真正的君主。
- 天下同:天下一致,指全国统一。
- 四方六合:指四面八方,天地之间。
- 咸景从:都跟随。
- 如风从虎云从龙:比喻英明的君主出现,天下英雄自然归附。
- 汛扫:清除,扫荡。
- 大漠:广阔的沙漠。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东方神木,这里指东方。
- 曈曈:形容日光初升的样子。
- 朝日红:早晨的太阳红彤彤的。
翻译
聚集了众多英雄,盗贼如同刺猬的刺一样密集。英明的领袖手持符节,在淮河的弯曲处与神明共同谋划,蓄积着锋利的战斗力,手持三尺长剑征服全国。 征服全国,聚集了众多英雄。真正的君主出现,天下一致,四面八方的英雄都跟随他,就像风随虎、云随龙一样自然。 清除广阔的沙漠,就像飞蓬一样迅速,东方的天空在早晨的太阳照耀下红彤彤的。征服全国,聚集了众多英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英明领袖的崛起和征服天下的壮丽景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领袖的威严和力量,以及天下英雄归附的壮观场面。诗中“如风从虎云从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现象来比喻英雄的归附,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英明领袖的赞美和对统一大业的向往。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句曲道中奉怀王司马先生寄讯八首 》 —— [ 明 ] 胡应麟
- 《 题中丞滕公武夷精舍图 》 —— [ 明 ] 胡应麟
- 《 过区用孺太史适长公绳玄诞日即席赋赠 》 —— [ 明 ] 胡应麟
- 《 寄答孔旸王孙 》 —— [ 明 ] 胡应麟
- 《 游囊杂咏五首 其四 布裘 》 —— [ 明 ] 胡应麟
- 《 白鼻騧 》 —— [ 明 ] 胡应麟
- 《 琴操十一首 其九 别鹤操 》 —— [ 明 ] 胡应麟
- 《 赠璚树为顾朗生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