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登西山绝顶昏黑法华寺废址小憩
扪萝上层颠,石门嵌空立。
千嵓吹烈风,遗栋袅绝壁。
古佛颓苍藤,禅关尚双辟。
我行穷登顿,假此暂栖息。
残僧一二辈,破榻置瓢笠。
山魈供夜谈,木客伴朝汲。
岚光坏灶起,燐火断垣出。
虚牖号寒蝉,阴廊走伏翼。
梵天亦销歇,尘世几更易。
愀然发长啸,感此独悽恻。
桑田复沧海,浩浩无终极。
踟蹰白日暮,拂袖下昏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扪萝(mén luó):攀爬藤蔓。
嵌(qiàn):镶嵌。
嵓(yán):山峰。
袅(niǎo):高耸。
辟(bì):开辟。
魈(xiāo):传说中的山林精怪。
燐火(lín huǒ):燃烧的火光。
虚牖(xū yǒu):空荡的窗户。
阴廊(yīn láng):阴暗的走廊。
伏翼(fú yì):伏在翅膀下。
悽恻(qī cè):悲伤凄凉。
桑田(sāng tián):比喻世事变化。
翻译
攀爬藤蔓登上高峻的山峰,石门嵌在空中矗立。山峰上吹着烈风,残存的建筑若隐若现在悬崖绝壁上。古老的佛像已经颓废苍老,僧人的修行之地依然清净。我行走至尽头,便在此处稍作休憩。残存的僧人们,留下了破旧的床榻和简陋的生活用具。山林中的精怪魈在夜晚供奉我们谈话,木客们在清晨一起取水。雨后的山间光线透过破损的屋顶,微弱的火光从断裂的墙壁中闪现。空荡的窗户传来寒蝉的叫声,阴暗的走廊上飞舞着蝙蝠。即使在这废寺中,佛法也逐渐消逝,尘世的变迁不停地进行。我情不自禁地发出长啸,感叹这种孤独悲凉的氛围。世事如同桑田沧海,浩瀚无尽。我略感迟疑,白天渐渐变暗,我拂袖离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西山绝顶的法华寺废址,作者在此小憩的情景。通过描写废寺的景象和残存的僧人生活,展现了岁月沧桑和人事更迭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孤独、悲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无常。整体氛围幽寂凄美,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