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滹沱河

· 胡俨
晓渡滹沱觉有霜,白沙官道草茫茫。 秋深不见河冰合,犹听行人说汉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胡俨:明代官员、学者。
  • **晓渡:**清晨渡河。
  • ****滹沱(hū tuó):河北平原中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
  • **白沙官道:**铺满白沙的宽阔大道,官道一般指官方修筑的道路,供车马行人通行。
  • **草茫茫:**形容荒草丛生、一片迷茫的景象。
  • **河冰合:**河道里的水结成冰。
  • **汉光:**指汉光武帝刘秀 ,他在河北一带征战,成就帝业,这里的“说汉光”是人们在传颂刘秀的事迹。

翻译

清晨我渡过滹沱河,感觉已有寒霜,白沙铺就的宽阔大道旁,荒草丛生一片迷茫。深秋时节已至,却不见河中结冰,耳边还能听到过往行人传颂着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晓渡滹沱觉有霜”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点明时间是清晨,同时“霜”也增添了几分凄清之感。“白沙官道草茫茫”描绘出道路的景象,白沙与茫茫荒草相互映衬,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受,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秋深不见河冰合”承接上文的景色描写,进一步点明秋季时令,河未结冰,让读者感受到一丝不同于寻常秋季的异样。而最后一句“犹听行人说汉光”笔锋一转,由眼前的自然景色转入到历史故事,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在此留下诸多事迹,时间虽已过去很久,但百姓仍口口相传,这既让诗歌有了浓厚的历史底蕴,也凸显出面对历史变迁,自然与人事的不同状态。整首诗情景交融,于平淡的词句间蕴含着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

胡俨

胡俨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号颐庵。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兼工书画。洪武二十年以举人官华亭教谕。永乐初荐入翰林,任检讨。累官北京国子监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总裁官。仁宗时进太子宾客兼祭酒。有《颐庵文选》。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