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冬: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
- 有暇:有空闲时间。
- 无庸:不必,不用。
- 题诗:写诗。
- 不尽兴:没有完全尽兴。
- 刺眼:形容事物非常显眼或引人注目。
- 地主:这里指主人。
- 仪文:礼仪和文雅。
- 儒生:指读书人,学者。
- 礼法:礼仪和法律。
- 祗:只,仅仅。
- 摘尽:摘完。
翻译
在冬季的末尾,我再次来到韩太监的山园游玩。我有空闲时间,便来寻找美景,不必急着回去回复书信。我在这里写诗,虽然未能完全尽兴,但眼前的景色依旧如初见般引人注目。主人准备了周到的礼仪,而我这个读书人对于礼法却显得有些疏忽。这几天连续的聚会,我们几乎摘完了园中所有的蔬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承恩在冬季末尾重游韩太监山园的情景。诗中,“有暇还寻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享受闲暇时光的愉悦。通过对比“地主仪文备”与“儒生礼法疏”,诗人巧妙地展现了自己与主人在礼仪上的差异,透露出一种随和与不拘小节的性格。最后,“摘尽一园蔬”则生动地描绘了连续几日聚会的欢乐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九 张留侯 》 —— [ 明 ] 孙承恩
- 《 再和玉溪四咏 》 —— [ 明 ] 孙承恩
- 《 春日漫兴用前韵十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九十二 隋文帝 》 —— [ 明 ] 孙承恩
- 《 曹十峰便面和韵二首 其二 》 —— [ 明 ] 孙承恩
- 《 横山八景双华峰 》 —— [ 明 ] 孙承恩
- 《 哭都谏俞崇礼三首 》 —— [ 明 ] 孙承恩
- 《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渔庄鸣榔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