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鸥江徐老先生四首

喜见桑榆日,乡推齿德尊。 岂知萍梗地,得奉笑言温。 蒙养恩犹昔,通家谊更敦。 因公多恻怆,风木暗消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榆:指夕阳西下的景象。
  • 齿德:指年长有德行的人。
  • 萍梗:指平凡的地方。
  • 笑言温:指和蔼可亲的言语。
  • 恻怆(cè chuàng):悲伤的样子。
  • 风木:指风景和树木,泛指周围环境。

翻译

喜欢看到夕阳西下的美好时光,敬重乡里有德行的长者。却不知道在平凡的地方,也能享受到温暖和蔼的言语。受到长辈的养育仍然记挂在心,家人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因为公共事务而感到悲伤,周围的风景和树木仿佛也黯然失色。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乡里长者的尊敬和对家庭情谊的珍视,同时也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感伤和忧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加了诗意和意境,使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和内涵。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