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伯起

去年我病维扬邸,日望琴高骑赤鲤。 一朝起色乘江潮,朔风狂雪吹绨袍。 吴门邂逅张伯起,万卷纵横列湘几。 蓬蒿夹径春不开,焚香永昼眠苍苔。 翩然为我倒屣出,握手论心称莫逆。 烹熊炰鳖出丰膳,绣虎雕龙指金石。 男儿七尺当自强,巢由岂必攀虞唐。 千秋大业在竹素,胡为燕雀讥鸾凰。 抽毫日纂文选注,恍入梁台试精骑。 倘来富贵讵足论,避世墙东有深意。 阳春堂上横朱弦,子夜歌成兴杳然。 他时倘慕兰陵宅,日候山阴访戴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维扬:指扬州,古代地名,今属江苏省。
琴高:指高台,古代建筑物。
赤鲤:指红色的鲤鱼。
绨袍(tì páo):古代一种细腻的丝织品。
张伯起:指唐代文学家张籍。
纵横:指横卧的书籍。
湘几:指湘水之间。
蓬蒿:指野草。
焚香:烧香。
倒屣(dǎo xǐ):脱下鞋子。
烹熊炰鳖:烹煮熊掌和鳖肉,形容酒席丰盛。
绣虎雕龙:指华丽的装饰。
竹素:指清廉正直的品性。
燕雀讥鸾凰:指小人讥笑贤良。
梁台:指梁国的台榭,意指高楼。
精骑:指精锐的骑兵。
富贵讵足论:富贵并不足以论英雄。
深意:深远的含义。
阳春堂:指阳春堂书院,古代学府。
朱弦:红色的琴弦。
子夜:深夜。
兰陵宅:指兰陵王刘婴的宅邸。
山阴:地名,指山的阴面。
戴船:指戴船山,地名。

翻译

去年我在扬州的住所生病,白天望着高台,骑着红色的鲤鱼。
有一天康复乘着江水的潮流,北风狂雪吹着丝织品的袍子。
在吴门偶遇了张籍,他摆开卷轴,书籍横卧在湘水之间。
野草遮蔽的小径春天不开放,我烧香整日躺在苔藓上。
他轻盈地脱下鞋子出来迎接我,握着我的手谈心,称呼我们的友谊无比亲密。
烹煮熊掌和鳖肉,摆出丰盛的酒席,华丽的装饰指向金石。
男儿身高七尺应当自强,为何要攀附虞唐的权贵。
千秋大业在清廉正直,为何要被小人讥笑。
抽丝毫日夜编辑文选,仿佛置身梁国的高楼,考验精锐的骑兵。
如果追求富贵就足以论英雄,那么躲避世俗的深意就有了。
在书院的堂上横挂着红色的琴弦,深夜歌声成就了一种神秘的兴奋。
将来如果向往兰陵王的宅邸,就在山的阴面寻找戴船山。

赏析

这首诗以寄扬州的友人张伯起为题材,描绘了诗人在疾病中的遭遇和与友人的相遇。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清廉正直的追求。诗人借古人张伯起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真诚友谊和高尚品德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强调了清高之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品德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