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仁仲甘露园

园林旧说何将军,应门稚子俱能文。 即今盛世宁好武,登坛载睹鸿胪君。 别起楼台眺三楚,冠盖章华总非伍。 九疑七泽天茫茫,千秋屈宋垂文章。 何日玄亭借高卧,乘风会鼓潇湘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应门:古代王宫的正门。
  • 稚子:幼子,小孩。
  • 盛世:繁荣昌盛的时代。
  • 好武:喜好武力。
  • 登坛:登上坛场,指举行仪式或会议。
  • 鸿胪君:指鸿胪寺的官员,负责接待外宾和礼仪事务。
  • 三楚:古代楚国的别称,指地域广阔的楚地。
  • 冠盖: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 章华:华丽,指官员的服饰华丽。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内。
  • 七泽:指楚地的七个湖泊。
  • 千秋:千年,指时间长久。
  • 屈宋:屈原和宋玉,两位著名的楚国文学家。
  • 玄亭:幽静的亭子。
  • 潇湘:潇水和湘水,代指湖南地区。
  • :船舵,这里指船。

翻译

古时曾说何将军的园林,如今守门的小孩都能文雅。 在这繁荣的时代,武力已不再是追求,登上坛场只见鸿胪寺的官员。 别有一番楼台,远眺三楚之地,官员们的华丽服饰与这里格格不入。 九疑山和七泽湖,天地茫茫,千百年来屈原和宋玉留下了不朽的文章。 何时能在幽静的亭子中高卧,乘风破浪,扬帆潇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何将军园林的变迁与时代的风貌。诗中,“应门稚子俱能文”一句,既展现了园林的文雅气息,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武力已不再是主流。后文通过对三楚、九疑七泽的描绘,以及对屈宋文章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敬仰。结尾的“玄亭借高卧,乘风会鼓潇湘柁”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