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篇督学滕公夜邀斋中谈道命赋
注释
太始:指上古时代。
元精:最初的精华。
河洛:指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羲皇:古代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神。
八卦:指八卦图,代表阴阳和四时等概念的符号。
轩农:指黄帝。
尧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贤君王。
垂衣:传说中舜帝垂衣示下,意为传位。
夏商:指夏朝和商朝。
鸿蒙:混沌未开化的状态。
成周:指周朝的建立。
纬地经天:治理国家,顺应天命。
侯国:指封建时代的诸侯国。
王纲:指王法。
宣尼:指孔子。
七十二表:指《尚书》中的七十二篇。
五帝:传说中中国古代的五位帝王。
三皇:传说中中国古代的三位皇帝。
岱宗:泰山的别称。
梁父:指梁惠王。
儒冠:指儒家学者。
易:指《易经》。
羲周:指羲皇和周公。
删脩:删削修饰。
大盗:指历史上的盗贼。
鈇钺:古代的兵器,代表威严。
春秋:指《春秋》时代。
玄奥:深奥的道理。
斯文:这里指文化。
斗山: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斯文:这里指文化。
真间:真实的世界。
斯文:这里指文化。
苍生:指百姓。
斯文:这里指文化。
真儒:真正的儒家学者。
函谷:函谷关,古代名关。
夫子:指孔子。
造父:指管仲。
雷焕:指韩非。
张华:指张良。
万马空:指虚惊一场。
双龙出:指双龙戏珠,比喻双方出现了出色的人才。
琬琰:美玉。
琳球:美玉。
薇省:指地名。
微长:微小而长久。
太行岭:中国山脉名。
尼山:中国山名。
西施:古代美女名。
和氐:古代部族名。
抱璞:指抱贵重的玉石。
马卿:指马融。
铅椠:古代的一种书法工具。
连城:指连绵的城池。
夜光:指月光。
徵书:征召人才。
黄阁:指皇家图书馆。
青衿:指读书人。
翻译
太古时代的开创者是谁?最初的精华贯穿着整个宇宙。自从中华文明在河洛地区开始有了文字记载,中华民族就开启了文明的历程。传说中的羲皇开创了天地之心,排列出八卦,象征着天地的变化。黄帝、尧、舜等伟人相继出现,开启了万世文明。夏商时期文化多混沌,古风未消,周朝首创文明,治理国家顺应天命。侯国纷纷灭亡,孔子崛起被尊为圣王。七十二篇经书充满神秘,传说中的五帝、三皇神奇莫测。神游泰山,思考着梁惠王的事迹,俯瞰着日月的运行。三千弟子都向着这里聚集,从此儒家学说在东鲁盛行。历经岁月,推崇易经,评价羲皇和周公,修饰诗书礼乐。至今大盗不敢出现,威严的刀戟严格遵守着春秋法度。深奥的道理源自于古代,儒家学者独领风骚,只有在适当的时机,才能领悟至道。夏朝的精华传播到南方,文化开始蓬勃发展。梁惠王的后人孟氏才华横溢,乘车列鼎,风华绝代。公孙万章无法计数,气象非凡,谁能继承他的传统?荀卿的议论应该广泛,但时代不合,兰陵郭被废弃。后来蜀国文化荒废,古老的智慧逐渐消失。河汾之地涌现出王佐之才,他们献计如同窥见仙境。昌黎一直向往斗山,两只鸟在路上反复徘徊。千年来至道逐渐消逝,直到周程再次兴起。紫阳之巅有异人出现,一扫杂草,继承了失传的学问。我明设立学校,培养成就均等的人才,十三学政分布在各地,如同云汉星辰般璀璨。关中和江右两地的督学,以景明之才献策,但他们的文化尚未有所托。武夷山崎岖险峻,百尺高梯直通云霄。我的老师真心投入教育事业,一举挽回了千钧之重。周公和孔子的情怀实在是天赋,他们的品质如同金玉般坚固。年轻人得到明主的认可,时机到来,为百姓服务。三吴的才士如云,皇帝派遣真正的儒家学者前来朝廷。伏生、晁错并不了解至道,丁宽、孟喜只是空谈经义。一时间停留在吴山麓,清风吹拂南国。坐在席间,听着江水声音,拉开帷幕,海色映入眼帘。鲁国的学生们纷纷品评题目,在宴会上,五彩笔墨飘洒如虹霓。仿佛真人经过函谷,一同看到孔子在关西。王良和造父都是卓越的智者,雷焕和张华的才华难以比拟。台上突然看到万马奔腾,狱中释放出双龙。麟符和绣钺在高秋行走,追随着琬琰和琳球。礼乐的士人纵横交错,弦歌声音传遍十二州。礼乐的声音连绵不断,善行微长,不断引领着人们。百川齐聚向着大海流去,登上太行山脉。泗水和尼山的遗迹尚未消失,进入堂室中,发现了许多奇珍异宝。西施仍在洗涤丝绸,和氐还在抱着玉石。马融自古以来擅长书法,但他的军事才能却被忽视。连城之中,世间难得一见,夜光明月又有谁能分辨?紫气围绕着三台,远远看见征书落在上台。还听说黄阁收藏着桃李,期待着青衿走出草莱。
赏析
这首诗以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古代人物,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作者通过描绘古代文明的兴衰变迁,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当代文化发展的期许和思考。整体氛围庄严肃穆,语言华丽辞藻丰富,展现了作者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敬仰。
胡应麟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夜遇蔡弘父馆中呼卢戏赠时蔡将买妾长安 》 —— [ 明 ] 胡应麟
- 《 寄答刘君东孝廉时新刻乃族祖子高职方集成 》 —— [ 明 ] 胡应麟
- 《 寄何转运 》 —— [ 明 ] 胡应麟
- 《 过吴生夜饮作方徐茅王诸少同集 》 —— [ 明 ] 胡应麟
- 《 瞻堂十景为大参徐公作一环楼 》 —— [ 明 ] 胡应麟
- 《 万伯修中丞东巡歌十首 》 —— [ 明 ] 胡应麟
- 《 送王使君之滇中六首 》 —— [ 明 ] 胡应麟
- 《 寄李惟寅欧祯伯四首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