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仲熙侍讲元夕侍宴

· 胡俨
黄伞高张宝扇开,教坊初进鼓如雷。 星移珠斗云中下,鳌戴仙山海上来。 欢宴稀闻传夕漏,游观总喜到春台。 侍臣独有金闺彦,即席裁诗不待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伞:皇帝出巡时所用的黄色伞盖,象征皇权。
  • 教坊: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 鳌戴仙山:传说中海中的巨鳌背负着仙山,这里比喻宴会的盛况。
  • 夕漏:古代用以计时的一种器具,这里指夜晚的时间。
  • 金闺彦:指宫中的才子,这里指作者自己。

翻译

黄色的伞高高张开,宝扇展开,教坊初次进献的鼓声如雷鸣般震撼。星光移动,仿佛珍珠斗云从天而降,海中的巨鳌背负着仙山从海上而来,象征着宴会的盛大。欢乐的宴会难得在夜晚传递着时间的流逝,游人们总是喜欢到达春天的舞台。侍臣中只有宫中的才子,即席创作诗歌,无需等待催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宫廷元夕夜宴的盛况,通过“黄伞”、“宝扇”、“鼓如雷”等意象,生动地再现了皇家宴会的庄严与热闹。诗中“星移珠斗”、“鳌戴仙山”运用了神话传说,增添了诗意的神秘与壮丽。结尾处“侍臣独有金闺彦,即席裁诗不待催”,则展现了作者作为宫中才子的自信与才华,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皇家宴会的热烈赞美和对自身才华的自豪。

胡俨

胡俨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号颐庵。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兼工书画。洪武二十年以举人官华亭教谕。永乐初荐入翰林,任检讨。累官北京国子监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总裁官。仁宗时进太子宾客兼祭酒。有《颐庵文选》。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