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

乌啼野树岁将暮,满眼菉葹行路艰。 老我秪应依白堕,几人犹未识青山。 百年知已长镵在,万事无心拄杖閒。 独倚高原望明月,隔云黄鹤几时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啼:乌鸦啼叫。
  • 菉葹(lù shī):一种草,这里泛指野草。
  • (zhī):只,仅仅。
  • 白堕:指酒。
  • 长镵(chán):一种农具,这里指长期相伴的工具或伴侣。
  • 拄杖:手杖,这里指悠闲地拄着杖。
  • 黄鹤:传说中的仙鹤,常用来象征远行或归来。

翻译

乌鸦在野外的树上啼叫,预示着岁末将至,眼前满是野草,行走之路显得艰难。 我老了,只应依傍着酒,有几人还未曾认识这青山。 百年知己,长镵常在,万事无心,拄杖悠闲。 独自倚靠在高原上,望着明月,隔着云层,黄鹤何时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岁末的寂寥景象,通过乌鸦的啼叫和满眼的野草,表达了行路的艰难和时光的流逝。诗中“老我秪应依白堕”一句,既显示了诗人对酒的依赖,也透露出对世事的淡漠。后两句则通过“长镵”和“拄杖”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结尾的“独倚高原望明月,隔云黄鹤几时还”则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归人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