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少康帝(shào kāng dì):夏朝的第二位帝王,传说中的帝尧之后的帝王。 振衰(zhèn shuāi):振兴衰败。 竞(jìng):争取。 布德(bù dé):施行德政。 禋(yīn):祭祀。 遂(suì):于是,因此。 绝绪(jué xù):后代,子孙。 中兴(zhōng xīng):国家兴盛。
翻译
夏朝有少康帝,在动荡混乱的时期中,他振兴了国家,自己也勤政爱民。他继承了前人的事业,祭祀神明,与上天相配。因此,使得他的后代延续下来,国家再次见到了兴盛的时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朝的少康帝在乱世中的作为,展现了他的振兴国家、勤政爱民的形象。通过祭祀神明,表达了他与天地的联系,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整体反映了古代帝王的治国理念和为政之道。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与吴石湖 》 —— [ 明 ] 孙承恩
- 《 送陈德弘省母还常熟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王母蟠桃图为中丞张明崖母夫人寿六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南安有怀张东海先生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四十三 赵韩王 》 —— [ 明 ] 孙承恩
- 《 用韵赠柘湖 》 —— [ 明 ] 孙承恩
- 《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咏山居 》 —— [ 明 ] 孙承恩
- 《 题崔少卿八咏卷 其二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