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舟中杂诗

短日生寒闷客怀,拥衾危坐类僧斋。 枕中道路无非越,篷外山川尽属淮。 听得渔歌思白纻,著来戎服愧青鞋。 云閒木落鱼龙卧,自笑浮生未有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拥衾:裹着被子。
  • 危坐:端坐。
  • 僧斋:僧人的斋堂,指僧人静坐的地方。
  • 枕中:梦中。
  • 无非:没有不是。
  • :古国名,今浙江一带。
  • 篷外:船篷之外。
  • 尽属:都属于。
  • :淮河,指今江苏、安徽一带。
  • 听得:听到。
  • 渔歌:渔民的歌谣。
  • 白纻:白色的粗布,这里指渔民的衣着。
  • 著来:穿上。
  • 戎服:军装。
  • 愧青鞋:羞愧于穿着普通的青色布鞋。
  • 云閒:云间,指天空。
  • 木落:树叶落下。
  • 鱼龙卧:比喻水中的鱼和龙在静止不动。
  • 浮生:人生。
  • 未有涯:没有尽头。

翻译

冬日的短暂阳光带来了寒意,让我感到郁闷,我裹着被子端坐在船中,就像在僧人的斋堂里一样。梦中的道路似乎都是通向越地的,而船篷外的山川则都属于淮河流域。听到渔民的歌谣,让我想起了他们朴素的白布衣裳,而我穿上军装,却感到羞愧于自己平凡的青布鞋。天空中的云朵悠闲,树叶落下,水中的鱼和龙静止不动,我不禁自嘲,人生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淮舟中的所感所思。通过“拥衾危坐”和“枕中道路无非越”等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迷茫。诗中“听得渔歌思白纻,著来戎服愧青鞋”则反映了诗人对渔民朴素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身份的反思。最后两句“云閒木落鱼龙卧,自笑浮生未有涯”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未知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唐之淳

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