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九首

林郑为文学我家,波澜议论阔无涯。 两年不见何时到,望断嶓江八月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波澜:比喻文章的起伏变化。
  • 议论:指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述。
  • 阔无涯:广阔无边。
  • 嶓江:即今四川省的岷江。
  • 八月槎:传说中八月可以乘槎(木筏)到达天河。这里比喻期待林郑的到来。

翻译

林郑在我家学习文学,他的文章起伏变化多端,观点论述广阔无边。两年来不见他何时能到,我望着嶓江,期待着八月乘槎的传说能实现,带他来到我这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林郑的深切思念和对其文学才华的赞赏。诗中“波澜议论阔无涯”一句,既展现了林郑文章的雄浑气势,也反映了诗人对其才华的钦佩。后两句则通过“望断嶓江八月槎”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殷切期盼,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怅惘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