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壬戌从三兄无择下第同归有过桃花口诗至万历已夘请告南还复过此地咏兄旧句怅然有感用韵追和

廿载津亭唱棹过,依然烟柳夹长河。 花源尚记来时路,鸿影空怜旧日歌。 人代三朝看过隙,生涯万事付流波。 双棠旧馆应无恙,独抚遗编思若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嘉靖壬戌:指明朝嘉靖年间的壬戌年,即公元1562年。
  • 三兄无择:指作者的三哥,名字叫无择。
  • 下第:科举考试未通过。
  • 桃花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万历已夘:指明朝万历年间的已夘年,即公元1619年。
  • 请告:请假。
  • 南还:回到南方。
  • 津亭:渡口边的亭子。
  • 烟柳:指春天里轻烟缭绕的柳树。
  • 花源:指桃花源,比喻美好的地方。
  • 鸿影:鸿雁的影子,比喻往事。
  • 人代:人世。
  • 三朝:指作者经历的三个朝代。
  • 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如同白驹过隙。
  • 生涯:一生。
  • 万事付流波:一切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 双棠旧馆:指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 遗编:指已故兄长的诗文。

翻译

二十年前,我和三哥无择一同乘船经过这渡口,如今再次来到这里,依旧看到那烟雾缭绕的柳树夹道生长在长河两岸。桃花源般的地方依然记得我们当初来时的路,但鸿雁的影子只能空自怜惜旧日的歌声。经历了三个朝代,人世匆匆如过隙之驹,一生中的万事都随波逐流而去。曾经的双棠旧馆应该还是老样子,我独自抚摸着兄长留下的诗文,心中感慨万千。

赏析

这首诗是于慎行在经历了多年的变迁后,再次回到曾经与兄长一同经过的地方所作。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兄长的思念。诗中的“烟柳”、“花源”、“鸿影”等意象,都富有诗意,营造出一种怀旧和感伤的氛围。最后两句“双棠旧馆应无恙,独抚遗编思若何”更是深情地表达了对兄长遗作的珍视和对过往的无限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