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书怀荅朱可大廷平二首

海水天风莫重论,吾曹交谊向来敦。 冯驩长铗应犹在,范叔绨袍故自温。 千里人归孟诸野,十年客散信陵门。 閒心已绝诸缘累,独有平生未报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冯驩长铗(féng huān cháng jiá):冯驩,战国时期齐国大夫,以忠诚著称;长铗,指长剑,这里比喻忠诚。
  • 范叔绨袍(fàn shū tí páo):范叔,即范雎,战国时期秦国名相;绨袍,一种质地厚实的丝织品,这里指范雎的恩惠。
  • 孟诸野(mèng zhū yě):孟诸,古代地名,这里指远方。
  • 信陵门(xìn líng mén):信陵君的门第,信陵君是战国时期魏国的贵族,以礼贤下士著称。

翻译

在山中书写情怀,回应朱可大廷平的二首诗。

海浪与天风无需多言,我们之间的友谊向来深厚。 冯驩的忠诚长剑应该还在,范叔的恩惠依旧温暖人心。 千里之外的人归于孟诸的荒野,十年间客人散去信陵的门庭。 闲暇之心已断绝了种种牵绊,唯有平生未报的恩情难忘。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深厚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报恩情的感慨。诗中通过“冯驩长铗”和“范叔绨袍”的典故,强调了忠诚与恩惠的重要性。后两句则通过“孟诸野”和“信陵门”的对比,展现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哀愁。最后一句“独有平生未报恩”,深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愧疚与不舍,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友情的执着追求。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