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南郊扈从纪述和陈玉垒太史韵八首

紫气葱葱绕禁庐,南郊迎日履长初。 皇王礼乐光前殿,侍从声华满后车。 汉畤龙麟金匮纪,周台云物彩毫书。 雄文亦是乡人似,齐客谈天恐不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气:吉祥的云气。
  • 禁庐:皇宫。
  • 履长:指冬至,因冬至后日影渐长。
  • 皇王:指皇帝。
  • 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用于祭祀和庆典。
  • 光:照耀。
  • 侍从:随从皇帝的官员。
  • 声华:声誉和荣耀。
  • 后车:随行的车辆。
  • 汉畤:汉代的祭坛。
  • 龙鳞:指珍贵的文物或书籍。
  • 金匮:金属制的柜子,用于存放重要文件。
  • 周台:周代的观象台。
  • 云物:云彩的形状,古人用来占卜吉凶。
  • 彩毫:五彩的笔,指书写。
  • 雄文:杰出的文章。
  • 乡人:同乡的人。
  • 齐客谈天:指战国时期齐国的辩士邹衍,擅长谈论天文地理。

翻译

吉祥的紫气环绕着皇宫,冬至日南郊迎日,日影初长。 皇帝的礼仪和音乐照耀着前殿,随从的官员声誉荣耀充满后车。 汉代的祭坛上,珍贵的文物被记载在金属柜中,周代的观象台上,云彩的形状被五彩笔书写。 杰出的文章也像是同乡人所写,齐国的辩士邹衍谈论天文地理恐怕也不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至日南郊迎日的盛况,通过紫气、礼乐、声华等意象展现了皇家的庄严与荣耀。诗中提及的汉畤、金匮、周台等,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结尾以“雄文”和“齐客谈天”作比,既表达了对同乡才华的赞赏,也隐含了对自身文采的自负。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