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阳道中迟李棠轩年兄未至题书驿壁

江楼三日别,相逐不相逢。 回首秋山路,寒云隔几峰。 乡心朝见雁,行色夜闻钟。 何地还杯酒,应寻放鹤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滁阳:地名,今安徽省滁州市。
  • :等待。
  • 李棠轩:人名,诗人的朋友。
  • 年兄:古代对同年考中科举者的尊称。
  • 驿壁:驿站的墙壁。
  • 江楼:江边的楼阁。
  • 相逐:相互追随。
  • 秋山:秋天的山。
  • 寒云:寒冷的云。
  • 乡心:思乡的心情。
  • 行色:旅途的样子。
  • 夜闻钟:夜晚听到钟声。
  • 杯酒:一杯酒,指再次相聚。
  • 放鹤踪:放鹤的踪迹,比喻隐居或高洁的生活。

翻译

在江边的楼阁分别三日,我们相互追随却未能相遇。 回望秋天的山路,几座山峰被寒云隔断。 早晨看到雁群,勾起了思乡的心情,夜晚听到钟声,感受到旅途的寂寞。 不知何处能再与你共饮一杯酒,应该寻找那放鹤的踪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旅途的孤寂。诗中,“江楼三日别”与“相逐不相逢”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无奈,而“秋山路”、“寒云”则增添了诗意的凄美。通过“朝见雁”与“夜闻钟”,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思乡与旅途的艰辛。结尾的“放鹤踪”则寄托了诗人对再次相聚的渴望与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