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十二首

迢迢百尺楼,下俯长安道。 上有狭邪人,玉颜一何姣。 当户理琴歌,沉汉悲清晓。 本以倚门姿,委心结宴好。 良人逝不归,忧伤难独老。 顾匪姬与姜,悠悠亦何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遥远的样子。
  • 狭邪:指狭窄的小巷,这里比喻为居住在简陋环境中的人。
  • 玉颜:美丽的面容。
  • 理琴歌:弹琴唱歌。
  • 沉汉:沉思的样子。
  • 倚门姿:靠在门边等待的姿态,形容女子等待心上人的情景。
  • 宴好:欢乐的宴会。
  • 良人: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称呼。
  • 姬与姜:古代美女的代称,这里泛指美女。
  • 悠悠:长久的样子。

翻译

站在高高的百尺楼上,俯瞰着通往长安的大道。 楼下小巷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多么娇艳。 她在家门口弹琴唱歌,清晨的沉思中带着悲伤。 原本是依靠在门边等待的姿态,现在却全心投入到欢乐的宴会中。 她的丈夫远去不归,她独自一人,忧伤难以老去。 她并非姬与姜那样的美女,但她的命运又将如何保证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高楼下的生活情景,通过她的琴歌和沉思,展现了她的孤独和忧伤。诗中“迢迢百尺楼”与“下俯长安道”形成对比,突出了女子的孤立无援。她的“玉颜”与“理琴歌”虽然美丽动人,但“沉汉悲清晓”透露出她的内心世界并不快乐。诗的结尾提出了对女子命运的担忧,表达了对她未来不确定性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于慎行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注。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