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十二首

新知且莫欢,生离且莫悲。 忧来无定端,愁思当语谁。 夙昔同衾裯,中心怅有违。 何况万馀里,欲以见容辉。 君行忽已久,岁月不相守。 浮云蔽中天,凉风吹户牖。 忧来不可宣,浩叹成疢首。 黾勉加餐食,素心良不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夙昔(sù xī):往日,从前。
  • 衾裯(qīn chóu):被子,这里指同床共枕。
  • 中心:内心。
  • 怅有违:感到遗憾和不满。
  • 容辉:容颜,面容。
  • 忽已久:忽然已经很久。
  • 不相守:不能相守在一起。
  • 中天:天空的中央。
  • 户牖(hù yǒu):门窗。
  • 疢首(chèn shǒu):病痛的头,比喻极度的忧愁。
  • 黾勉(mǐn miǎn):努力,勤勉。
  • 素心:纯洁的心。

翻译

新认识的朋友啊,不要过于欢喜,生离死别也不要太过悲伤。忧愁来时没有固定的缘由,忧愁的思绪应当向谁诉说?往日我们曾同床共枕,内心却感到遗憾和不满。更何况相隔万里,想要再见你的面容已是奢望。你离去已经很久,岁月流逝,我们无法相守。浮云遮蔽了天空,凉风吹过门窗。忧愁难以言表,深深的叹息成了我心头的病痛。我会努力吃饭,保持纯洁的心,不会辜负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言说的忧愁。诗中,“新知且莫欢,生离且莫悲”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合的深刻理解,而“忧来无定端,愁思当语谁”则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助。通过“夙昔同衾裯”与“何况万馀里”的对比,诗人强调了距离带来的隔阂和思念的深重。最后,诗人以“黾勉加餐食,素心良不负”作结,表达了自己将保持初心,不负对方的决心,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相见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