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斥土开瑶殿,因山近翠微。 神舆离鹤禁,天泪湿龙衣。 日月还丹阙,风云送六飞。 太平皇业固,清庙咏光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懿文皇太子: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谥号懿文。
  • 斥土:开拓土地。
  • 瑶殿:指华美的宫殿。
  • 因山:依山而建。
  • 翠微:山色青翠,此处指山。
  • 神舆:指载有神灵或尊贵人物的舆车。
  • 鹤禁:指宫禁,因鹤象征长寿和尊贵,故用以比喻皇宫。
  • 天泪:比喻皇帝的泪水。
  • 龙衣:皇帝的衣袍。
  • 日月:比喻皇帝和皇后。
  • 丹阙:指皇宫。
  • 风云:比喻时势或政治变动。
  • 六飞:指皇帝的六匹马车,象征皇帝的威严和权力。
  • 太平:指社会安定,无战乱。
  • 皇业:指皇帝的事业或统治。
  • 清庙:指祭祀祖先的庙宇。
  • 光辉:指荣耀和辉煌。

翻译

开拓土地,建造华美的宫殿,依山而建,靠近青翠的山色。 神灵的舆车离开了皇宫,皇帝的泪水湿润了龙袍。 日月象征的皇帝和皇后回到了皇宫,风云变幻中,皇帝的六匹马车疾驰。 在太平盛世中,皇帝的事业稳固,清庙中歌颂着辉煌的光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皇太子逝世后的隆重葬礼和皇室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斥土开瑶殿”、“因山近翠微”等句,展现了葬礼的盛大和庄严。同时,“神舆离鹤禁”、“天泪湿龙衣”等句,传达了皇帝对太子逝去的深切哀痛。后两句“日月还丹阙,风云送六飞”则象征着皇权的稳固和国家的繁荣。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皇太子逝世的哀悼和对皇室未来的祝愿。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