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冯大宗伯四首

十年讲幄奉宸聪,献纳先成密勿功。 著就新书惟贾傅,传来启事是山公。 南宫忽坼中台座,东海虚论大国风。 一疏酸辛遗死谏,何人不信史鱼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讲幄(wò):指讲学的地方,这里特指皇帝听讲学的地方。
  • 奉宸聪:侍奉皇帝的智慧,指在皇帝身边辅佐。
  • 献纳:进献意见或建议。
  • 密勿:勤奋努力。
  • 贾傅:指贾谊,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著有《过秦论》等。
  • 启事:公开的启示或声明。
  • 山公:指山涛,西晋时期的政治家,以选拔人才著称。
  • 南宫:古代指朝廷的官署。
  • (chè):裂开,这里指官职的空缺或变动。
  • 中台座:指中央政府的职位。
  • 东海:指东方的大国,这里可能指明朝。
  • 虚论:空谈,无实际意义的讨论。
  • 大国风:指大国的风范或政策。
  • 一疏:一份奏疏,即上书给皇帝的文书。
  • 酸辛:悲痛,辛酸。
  • 遗死谏:留下遗言进行死谏,即以死相谏。
  • 史鱼:春秋时期的忠臣,以忠诚著称。

翻译

十年来在皇帝的讲学之处侍奉,辅佐皇帝的智慧,进献意见成就了勤奋的努力。 著述新书如同贾谊,传来的启示如同山涛。 朝廷的官署突然出现了职位的空缺,东海的大国空谈着风范。 留下一份悲痛的奏疏作为死谏,何人不信史鱼的忠诚。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于冯大宗伯的哀悼和对其忠诚与贡献的赞扬。诗中通过对比贾谊和山涛,强调了冯大宗伯在文学和政治上的成就。同时,诗中“南宫忽坼中台座”一句,暗示了朝廷的变动和冯大宗伯职位的空缺,而“东海虚论大国风”则批评了当时政治的空谈无实。最后,通过“一疏酸辛遗死谏”和“史鱼忠”的比喻,深刻表达了对冯大宗伯忠诚不渝的敬仰。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