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陪圣驾步诣南郊祷雨有述六韵

闵岁宸慈渥,雩郊旷典行。 重城虚奉辇,小队罢陈兵。 玉舄飞尘拥,天衣浣布成。 望云欢兆姓,夹日走群卿。 礼数汤林薄,明禋汉畤轻。 皇穹应有鉴,何以答精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闵岁:忧虑年岁不顺。
  • 宸慈:皇帝的慈爱。
  • :深厚的恩泽。
  • 雩郊:古代求雨的祭祀。
  • 旷典:罕见的典礼。
  • 重城:高大的城墙。
  • 奉辇:侍奉皇帝的车驾。
  • 小队:小规模的队伍。
  • 陈兵:布置军队。
  • 玉舄:玉制的鞋,这里指皇帝的鞋。
  • 天衣:皇帝的衣服。
  • 浣布:洗过的布,这里指简朴的衣服。
  • 望云:仰望云天,希望下雨。
  • 夹日:日光照射。
  • 汤林:商汤的林苑,这里指古代的礼仪。
  • 明禋:明亮的祭祀。
  • 汉畤:汉代的祭坛。
  • 皇穹:天帝。
  • :察看。
  • 精诚:真诚的心意。

翻译

忧虑年岁不顺,皇帝的慈爱施予深厚的恩泽,为了求雨,举行了罕见的祭祀典礼。高大的城墙内,皇帝的车驾不再被侍奉,小规模的队伍也停止了军队的布置。皇帝的玉鞋被飞尘覆盖,他的衣服简朴如同洗过的布。百姓们仰望云天,期盼下雨,群臣们则在日光下急忙行走。古代的礼仪显得轻薄,汉代的祭坛上的祭祀也不再重要。天帝应该有所察看,我们如何才能回应这份真诚的心意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明代皇帝亲自参与求雨祭祀的场景,表达了皇帝对民生的关怀和对天意的敬畏。诗中通过对比皇帝的简朴与百姓的期盼,展现了皇帝的亲民形象。同时,诗末的疑问反映了人们对天意的无奈和对精诚所至的期盼,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神灵的依赖。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