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陪圣驾步诣南郊祷雨有述六韵
闵岁宸慈渥,雩郊旷典行。
重城虚奉辇,小队罢陈兵。
玉舄飞尘拥,天衣浣布成。
望云欢兆姓,夹日走群卿。
礼数汤林薄,明禋汉畤轻。
皇穹应有鉴,何以答精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闵岁:忧虑年岁不顺。
- 宸慈:皇帝的慈爱。
- 渥:深厚的恩泽。
- 雩郊:古代求雨的祭祀。
- 旷典:罕见的典礼。
- 重城:高大的城墙。
- 奉辇:侍奉皇帝的车驾。
- 小队:小规模的队伍。
- 陈兵:布置军队。
- 玉舄:玉制的鞋,这里指皇帝的鞋。
- 天衣:皇帝的衣服。
- 浣布:洗过的布,这里指简朴的衣服。
- 望云:仰望云天,希望下雨。
- 夹日:日光照射。
- 汤林:商汤的林苑,这里指古代的礼仪。
- 明禋:明亮的祭祀。
- 汉畤:汉代的祭坛。
- 皇穹:天帝。
- 鉴:察看。
- 精诚:真诚的心意。
翻译
忧虑年岁不顺,皇帝的慈爱施予深厚的恩泽,为了求雨,举行了罕见的祭祀典礼。高大的城墙内,皇帝的车驾不再被侍奉,小规模的队伍也停止了军队的布置。皇帝的玉鞋被飞尘覆盖,他的衣服简朴如同洗过的布。百姓们仰望云天,期盼下雨,群臣们则在日光下急忙行走。古代的礼仪显得轻薄,汉代的祭坛上的祭祀也不再重要。天帝应该有所察看,我们如何才能回应这份真诚的心意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明代皇帝亲自参与求雨祭祀的场景,表达了皇帝对民生的关怀和对天意的敬畏。诗中通过对比皇帝的简朴与百姓的期盼,展现了皇帝的亲民形象。同时,诗末的疑问反映了人们对天意的无奈和对精诚所至的期盼,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神灵的依赖。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