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七解

来日苦短去日长,四时代谢心茫茫。 为客置酒临中堂,吴歈齐讴出东厢。 引宫刻徵为乐方,悲音冽冽激中肠。 劳心惆忉不可忘,西风吹衣天雨霜。 列宿灿烂罗成行,双星明明在河梁。 咫尺不语空相望,何为含忧令心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歌行:古代乐府诗题,多用于表达离别之情。
  • 七解:指这首诗分为七个部分,每个部分表达不同的情感或景象。
  • 四时代谢:四季更替,比喻时间的流逝。
  • 吴歈齐讴:吴地的歌曲和齐地的歌谣,泛指各地的民歌。
  • 引宫刻徵:古代音乐术语,指演奏音乐时调整音调。
  • 劳心惆忉:心情忧愁,无法忘怀。
  • 列宿:指天空中的星宿。
  • 河梁:指银河,传说中的天河。

翻译

未来的日子苦短,过去的日子漫长,四季更替,心中感到茫然。 为了客人,我们在中堂摆设酒宴,东厢传来吴地和齐地的歌谣。 我们调整音调,演奏出悲伤的音乐,冷冽的音符激荡着内心的情感。 忧愁的心情难以忘怀,西风吹动衣襟,天空下起了霜。 灿烂的星宿排列成行,双星明亮地挂在银河之上。 虽然近在咫尺,却默默无言,只能相望,为何含着忧愁,让心感到伤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时间的流逝和四季的更替,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离别之情的深切体验。诗中运用了音乐和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达。特别是“引宫刻徵为乐方,悲音冽冽激中肠”一句,通过音乐的悲凉来映射内心的哀伤,使得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洞察。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